屢刷歷史新高!比特幣逼近12萬美元“加密政策周
2025-07-12
比特幣價格再次攀升至新的歷史高點,繼7月10日首次突破11.2萬美元后,7月11日,比特幣一度突破11.8萬美元,日內最大漲幅超6%,年內累計漲幅約20%。截至發稿,比特幣最新價格為117455美元,日內漲幅5.59%。
隨著比特幣的價格逼近12萬美元,加密貨幣市場也迎來全線萬億美元,小時總交易量達2015.29億美元,其中,比特幣市場占有率為62.5%。據Alternative數據,7月11日加密恐慌與貪婪指數為71,市場“貪婪”情緒持續。
Coinglass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全球共有超27萬人被爆倉,爆倉總金額為12.5億美元,其中多單爆倉1.5億美元,空單爆倉11億美元。
“越是市場熱情高漲,越需要投資者保持冷靜和警覺。”知名商業顧問霍虹屹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加密資產本身具有波動劇烈、信息不對稱、易受外部政策影響的天然屬性,因此普通投資者必須強化風險意識,合理控制倉位,避免孤注一擲,同時提升自身的認知能力,避免被短期價格波動或社交平臺的情緒言論誤導。
連日來比特幣價格頻頻刷新歷史紀錄,加密貨幣市場集體走高。7月11日,以太坊突破3000美元,日內漲幅約7%;Solana生態Fartcoin市值上漲至13億美元,單日暴漲19%;Hyperliquid平臺代幣HYPE漲至44美元,日內上漲8%。
上海社會科學院數字經濟學者王瀅波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近期多國政府出臺了各種法案和政策來促進以穩定幣為首的加密貨幣的發展,以實現法幣的數字化,利用的規模效應達到贏者通吃的結果。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市場情緒,吸引更多潛在投資者入場,導致加密貨幣突破前期高點。
機構的持續加倉,成為推動本輪價格上漲的核心動力之一。當地時間7月10日,美國現貨比特幣ETF凈流入11.76億美元,已連續六個交易日實現凈流入;現貨以太坊ETF凈流入3.83億美元,已連續五個交易日實現凈流入。7月比特幣ETF累計資金流入已突破500億美元大關。目前,貝萊德旗下的IBIT已累計超過70萬枚BTC,數據顯示,該ETF年化管理費收入已超越自家旗艦產品——標普500 ETF(IVV)。
上市公司也在持續“買買買”。Bitwise發布的《2025年Q2企業比特幣采納報告》顯示,截至6月30日,全球共有125家上市公司持有84.7萬枚比特幣,占比特幣總供應量的4.03%,環比增長60.93%。其中,本季度新增購買量15.9萬枚,創下歷年最高紀錄,新增46家持幣公司。
目前,“比特幣大戶”Strategy持有597325枚比特幣,購入總成本約為424億美元,平均每枚比特幣價格約為70982美元。以當前比特幣價格計算,Strategy比特幣持倉目前浮盈約為270.64億美元。
對此,上海紐約大學兼職研究員畢良寰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除了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將比特幣作為企業財務規劃的主要部分外,還有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開始關注并參與加密貨幣市場,包括對沖基金、養老基金和家庭辦公室等。來自機構的投資無論是流程因素還是偏好因素,都會帶動市場情緒從投機變成投資。
“但這也會帶來風險,因全球監管尚存在不確定性,以及新的技術或對現有監管帶來未知的系統性風險,這也導致加密資產價格的波動性仍可能對投資者的風險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畢良寰如是說。
值得注意的是,本輪比特幣價格的上漲,與美股科技板塊的走勢形成聯動。日前,英偉達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以其為代表的科技公司股價整體走強,帶動納斯達克指數連創新高,市場風險偏好增強。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美聯儲降息預期推動資金流向高風險資產,比特幣與科技股均受益于流動性充裕環境??萍脊缮蠞q提升市場風險偏好,間接推動比特幣需求;比特幣創新高又增強科技股投資者對“創新資產”的信心,形成雙向拉動。但若科技股因盈利或政策利空回調,也可能拖累比特幣短期表現。
政策預期也為比特幣價格提供了支撐,7月14日當周,《GENIUS 法案》即將送達美國總統,而《CLARITY 法案》(美國數字資產市場明確法案)也即將送達參議院。隨著2025年“加密立法周”即將來臨,市場普遍預期加密資產將在監管框架內獲得更多正面引導。
7月11日,Matrixport分析師發布報告認為,比特幣創下歷史新高,但與過往行情不同,本輪上漲未見杠桿推動,散戶情緒意外地保持冷靜。與此同時ETF資金持續穩步流入,美聯儲正面臨來自政治層面的持續施壓,關鍵的CPI數據也將在未來幾日內公布。7月作為比特幣的強勢季節,再疊加華盛頓“加密政策周”的到來,市場正迎來罕見的宏觀與監管利好共振。
比特幣的走勢能否持續,成為市場最為關心的話題。針對比特幣突破新高后的走勢,加密資產管理公司Maple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Sid Powell表示,比特幣漲勢能否持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宏觀經濟狀況及貿易領域的任何新動向。他認為,若在特朗普8月1日貿易協議截止日期前,貿易對話遇挫,可能會給比特幣帶來更多阻力。然而,若貿易協議取得進一步進展,且通脹數據走低促使美聯儲重啟關鍵利率降息,則可能支撐比特幣漲勢持續。
渣打銀行數字資產研究主管近期預測,三季度比特幣價格可能突破13.5萬美元,而2025年末甚至有望升至20萬美元。
7月11日,Bitwise CIO Matt Hougan表示,比特幣價格上漲主要由于需求增加且供給有限,同時公司和ETF大量買入。其預計比特幣年底將突破20萬美元,機構和公司資金加速流入將推動價格大幅上漲。
不過,加密市場的風險仍不容小覷。鏈上安全方面,7月9日,去中心化交易平臺GMX的V1系統在Arbitrum網絡上遭受攻擊,導致了約4200萬美元的損失。此外,政策的懸而未決也值得投資者關注。王鵬認為,加密貨幣相關法案細則可能影響市場情緒,政策利空可能導致短期波動。
“投資的底層邏輯從來不是追熱點,而是理解趨勢、控制風險、優化結構。”霍虹屹向本報記者表示,在這個高風險高收益的市場中,收益屬于有準備的人,風險則屬于盲從的人。
在王瀅波看來,貨幣本身只是一種交易中介,是資產保值手段,而非投機資產,但是以比特幣為首的加密貨幣制造了巨大的財富效應,原因在于比特幣更多是一種投機資產,而非交易貨幣,其價格完全取決于市場共識,而市場共識則具有高度的不穩定性,導致價格波動劇烈。將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作為投資標的意味著投資組合價值將面臨巨大的波動性。
“比特幣始終是一種非生息的投機資產,估值高度依賴于市場信心,一旦信心崩塌,由于沒有穩定的現金流作為支撐,價格的崩塌是可以預期的,”王瀅波認為,一旦短期沖高回落就可能會引發大規模拋售。長期而言,資產價格還是要依賴于未來的現金流貼現作為支撐,非生息資產只有短期投機價值。